不识庐山真面目作者的写作背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5:09:25
有急用

语出《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2.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向西面看。
  3.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4.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5.缘——因为。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以不同的视角尚能看到迥然不同的侧面形象、而如果用不同的立场的有色眼镜来观察又会相差多少呢?
  可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以庐山自喻,写自己有才却不被重用,在深山过着隐逸生活,不亦乐乎!表达作者从悲观到乐观的心情,也表达了很无奈的心情。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