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有用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9:18:19
中日韩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有用吗?

我要具体点的啊!
最好两三百字

从中国方面看,2001年中国结束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后,迅速启动了与东盟构建自贸区的谈判。2004年,中国与东盟正式实施“早期收获计划”,双方关系日趋紧密,成为地区合作的主要推动力。双方主张的和平、合作、发展的地区合作模式,为区内外广为接受,成为地区合作的典范。中国还积极开辟次区域合作,主动参与大湄公河流域开发,启动南北走廊建设,打通中国东盟陆上运输战略通道,并设立“泛北部湾开发区”,形成兼顾内外的次区域开发战略。

  与此同时,自2001年起,中国连续举办9届博鳌论坛,为各国政商学界领袖提供了一个以推进地区合作为目的的平等对话舞台。目前,中国的地区合作战略已开始向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中南美扩展。

  从日本方面看,继2002年日本与新加坡、墨西哥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后,2006年启动了“快攻东盟,构建事实上的东亚共同体”战略,将原定计划提前5年。2008年初,日本与东盟及其核心国如期达成了EPA,一举拿下8个双边协定和一个自贸区,初步框定了“海洋地缘战略圈”要塞,也开始向澳新印以及中亚、中东辐射,并与中南美、瑞士等区外国家和地区展开自贸协定谈判。日本还在东盟地区内积极落实日本的产业、技术、金融及会计等标准,并不断扩展地区合作空间。

  从韩国方面看,自从2004年11月韩日EPA谈判搁浅后,韩国将自贸区战略重点转向区外,积极与美国、加拿大、欧盟、墨西哥、印度等展开谈判,试图跳出东亚,走“外游战略”,但受到内外抵制,进展不顺,反而失去了区内人气。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时就曾声称要否决美韩自由贸易协定,更致使李明博政府的地区合作战略进退维谷。眼下,受金融危机影响,韩国贸易赤字扩大,外资逃离严重,股汇两市暴跌,突出暴露了丢失地缘依托的弊端,亟须重归本地区,展开战略合作,经营地区战略腹地。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深化,世界经济面临衰退,作为东亚地区的主要力量,中日韩加强地区战略对话和政策协调,推进贸易、投资、金融合作,特别是展开有效的环保、能源以及地区赈灾、减灾合作,促进区内人财物、知识、信息以及技术等交流融合,不仅有利于弥补东亚地区合作中的结构性缺陷,更有利于化解东北亚地区的内在矛盾,维护共同的发展空间。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