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重要性何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3:36:36
比较急,请大家帮帮忙!
要写多一点啊!!!

人格:按儒家说就是做人的资格,也就是今生来世还能是个人的先决条件。儒家说要做到“仁、义、礼、智、信”,佛教说要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实两者是完全一致的,不杀生即是仁(仁心不杀),不偷盗即是义(盗窃之物称不义之财),不邪淫即是礼(邪淫即非礼),不妄语即是信(妄语即不诚信),不饮酒即是智(酒能乱性,饮酒能使人失去理智)。
所以人格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有无人格决定还能否继续做人!
人格尽失那就天地难容,无人道可言,也就是不能再在六道中的人道呆着了,必须到其他道去,由于做恶多端,只能去地狱、饿鬼和畜生三恶道了。
人格高尚,那就还能继续享受美好人生,如果行善积德,人格超群,那就成为圣贤,如果还想继续留在人间教化众生,那就成为人间导师、万世师表,如果不再留恋世间,那就到善道去享福,更有甚者,成就无上究竟圆满的功德,那就成佛了,不仅成为人间的导师,更是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的导师,所以说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约10亿银河系!)是一尊佛的教化范围,称为一佛国,一佛国土。
愿意成为一个人,那就要有人格,要实实在在做到仁、义、礼、智、信,否则就是甘愿堕落,最终受恶报。
道家的《太上感应篇》开篇就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所以说,何去何从,好自为之!

人格是人们的一种认识,没有固定的标准,他不受法律的约束,只能用道德来衡量,人的认识不同,对人格的要求也就不同。

个人在历史中能扮演什么角色?个人的个性是否又能影响历史?

历史研究中的一种观点是认为个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历史是人类的集体创造,而非一两个英雄或领导人物的创造;另一方面,不同的领导在同一历史事件中的差异是不大的:一个国家的领导不过是消极地对周边的环境和情势做出反映,斟酌各种因素,然后进行合理的决定。因此,不少研究历史的人,往往会忽略个人的因素,而对历史、政治事件的解释,严肃的史学家也往往从大的社会背景、结构上着手:譬如研究中苏在毛·赫卢晓夫时代的矛盾,都从大的政治语境和意识形态入手,而忽略毛的个人心理因素,把它从研究的议程(research agenda)中剔除出去,这个选择一是因为前述说的对个人因素的忽略,另一是因为个人心理分析往往难以证实,带有严重的主观成分,因此似乎不能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