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中,赵良栋和施琅谁官位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2:28:55
升到最后的官位,分别是什么官

赵良栋 (1621-1697),清朝名将。字擎之,号西华,甘肃宁夏(今宁夏银川)人。1645年从军,隶孟乔芳部,从击贺珍、武大定,镇压米喇印、丁国栋起义,以功升游击。1657年经洪承畴推荐,从征云南,任督标中军副将。1662年擢云南广罗总兵,镇压马乃、陇纳、水西苗民起义。1670年任宁夏提督,平定驻军叛乱。三年后出兵攻吴三桂,授勇略将军。1680年进克成都,擢云贵总督。次年与彰泰等攻下云南城(昆明),平定三藩之乱。后受权贵排挤,乞病而归。康熙三十六年卒。谥襄忠。
  施琅,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镇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初著名将领。生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1646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由于郑成功的招揽,入海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为郑军中一员虎将,积极参与抗清活动。后因与郑成功交恶,酿成父亲和弟弟被杀的大祸,他再次投清。他先后担任副将、总兵、水师提督,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

  鹿鼎记 中 施琅 已经是福建水师提督;而赵良栋还是个总兵,官阶正二品,受提督统辖。
  到后来,赵良栋属于封疆大吏,掌握一省军政大权,而施琅为靖海侯,世袭罔替,令其永镇福建水师。
  水师提督是地方高级军事长官,应该比总督低一点,但是施琅有爵位,地位要比赵良栋高一点吧。
  对历史的贡献来看,当时朝廷大臣主张把台湾民众迁往福建,台湾成为一座空岛,施琅坚决反对,最后康熙听取了施琅的意见。保全了中国海权的完整。如果没有施琅,台湾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琉球。这点来看,施琅要比赵良栋的贡献大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