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个人储藏货币与将货币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经济的影响是否相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0:07:09
十分紧急!~谢谢

不相同。

当你存100块钱到银行,银行将100元贷出去,100元可能被贷款者支付给其他人,而“其他人”仍然把钱存在银行, 总之,假定贷出去的钱还留在银行体系内,只不过从一个银行转到了另一个银行。那么另一个银行收到100块钱的存款,又可以将其贷出去,这样循环下去,原来的100块钱被一遍一遍地一遍一遍地贷出去了。实际贷出去的金额刚好是100的n倍。100钱实现了100*n元钱的用途。实际产生作用的货币有100*n元,货币通过贷款被创造出来了。
(由于实际中存在存款准备金、备用金等限制,银行不可能将100元存款完全贷出去,所以,存款创造货币的能力不是无限的。)

接下来就是货币与利率、投资、消费、通胀的关系了。
被创造的货币越多利率越低、投资越多、消费越多、通胀压力越大,经济过热。

只有进入金融机构的存款通过银行贷款才能发挥创造货币的功能。家庭储藏货币(既然储藏起来了,说明当下没有投资和消费的打算)不能创造出更多的货币来。所以对通胀没有印象。家庭储藏的货币越多,流通中的货币越少,消费越少、投资越少,通缩压力越大,经济过冷。

注意:以上解释都是基于比较市场化的情况。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进入银行的存款很多都难以转化为贷款,有些存款在银行睡大觉跟在家里睡大觉对经济的影响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