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诗歌比较著名的诗歌团体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2:50:21
A. “他们”文学社
B. “海上”诗群
C. “莽汉主义”
D. “非非主义”
多选题

ABCD

“第三代诗人”或“新生代”(“第三代人”“后崛起”“当代实验诗”“后新诗潮”、“后朦胧诗”):这是比朦胧诗派年龄更为年轻的活跃于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诗坛的一批诗人,代表人物有韩东、于坚、周伦佑、李亚伟等,他们被关注始于1984年向朦胧诗宣战之时。他们是遍及全国各地以民间群落形式自办诗刊诗报的“大学生诗派”,诗人们在于坚、韩东等的率领下,在于朦胧诗派的激烈交锋中纷纷喊出“PASS舒婷”“打倒北岛”的口号。他们的集体亮相是在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以“现代主义诗歌大展”的方式集中介绍了由100多名第三代诗人分别组成的60余家自称诗派及其实验诗歌代表作品。主要诗群或社团有南京的“他们”文学社,主要成员有韩冬、于坚、吕德安、王寅、小君、丁当、朱文等,《他们》自1985年——1995年共出过九期,韩冬提出的“诗到语言为止”一度成为引起争议的诗学论题;上海的“海上诗群”诞生于1984年秋的上海,主要成员有默默、刘慢流、孟浪、陈东东、郁郁等,;四川的整体主义和新传统主义,整体主义的倡导者有石光华、杨远宏、刘太亨等,新传统主义的倡导者是廖亦武、欧阳江河;四川的“非非主义”实验性诗歌活动于1986年上半年由周伦佑、蓝马等人发起,这是第三代诗中唯一有着明确的理论主张的诗群,其诗歌阵地为1986年5月创刊的《非非》;四川的“莽汉主义”主要成员有万夏、胡冬、李亚伟、马松等,经常被引用的诗有《我想乘一艘慢船到巴黎去》(胡冬)《咖啡馆》(马松)《中文系》(李亚伟),以及90年代伊沙的《饿死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