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内阁与西方的内阁是不是一个意思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9:03:28
历史里面我许多东西都不懂,比如"议会",还有一些政治制度,能帮我都联系起来讲一下吗?我不想要专业的解释,能否给我通俗地解释一下,主要关于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或联系之处

其实,内阁的意思大体上都是一样的,它就是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但里面并不是这么简单,对于不同的体制,内阁的性质也是不一样的。
就关于西方的内阁我们可以按照国家的体制分为责任内阁制和总统制。
所谓责任内阁制是以议会为基础而形成的。内阁的首脑由议会中通过选举而产生的议员中占多数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内阁的成员由内阁的首脑从与其政见相近的议员中挑选,或由参加内阁的各党派协调分配名额产生选出来,也就是人民选出议员,议员组成议会,再由议会产生内阁总理,内阁总理在挑选人组阁,也就是说内阁是向议会负责的。所以向德国或是英国都把国家元首成为什么什么总理,责任内阁制是属于君主立宪国家的。
还有一个是总统制,美国就是个典型。他们是由选民选取总统和国会的,内阁也由总统自己选的,也就相当于总统的智囊团,它只对总统负责,不用理会国会的。
至于中国的内阁,也就是国务院,它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它对我们人民负责,这就是我们国家好的地方

  
  西方国家的内阁往往实质是中央政府,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政党组成,以英国内阁最为典型。内阁是议会制的产物,权力由议会赋予,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中国的内阁在明成祖朱棣时设立。在永乐年间成祖初设内阁制时,内阁成员为大学士,仅是五品的小官,以免擅权,内阁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机构。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其成员兼管六部尚书,内阁从此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到了明代后期,内阁首辅权力膨胀,其权力已与明朝前的宰相相当。但中国古代的内阁本质上仍仅能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定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主要区别总结如下:
  第一,性质不同。西方内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中国明清内阁是封建制度的产物。
  第二,产生方式不同。西方国家的内阁由议会产生(多数党组阁),中国的内阁由皇帝任命,且皇帝随时有权解散。
  第三,权力大小不同。西方内阁是权力机构,掌握实际的行政大权。明清内阁只有提供参考意见的权力,无决定权,行政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只是君主的顾问机构。
  第四,作用不同。在中国,虽然内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但旨在巩固封建皇专制,内阁始终为皇帝服务。而西方的内阁为限制王权而设,代表人民,体现其政治民主性。

其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