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人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7:12:38
名词解释
简单的
越简单越好

1.我国近年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化石。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解放村附近的洛河第三阶地砂砾层中。1978年1980年两次发掘。同出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大约距今10余万年。

http://tool.httpcn.com/Html/Word/54/40792954644.shtml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化石。1978 年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解放村附近的洛河第三阶地砂砾层中,故名。与大荔人同时出土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距今年代大约为 20余万年。大荔人化石为一不足三十岁的男性头骨(缺下颌骨),其体质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头顶低矮,前额扁平,上方有一横沟(这些表现出直立人的原始特征),但吻部不甚突出,颧弓细弱,颞骨鳞部不呈三角形而呈圆鳞状,面部扁平,脑容量为1120毫升,这些是智人的进步特征。

大荔人头骨化石

1978年3月21日,陕西省水利局刘顺堂同志在段家乡解放村(原名王家村)甜水沟东崖洛河三级地的砾石层中,发现了一个较完整的古人头骨化石。经国家古人学者多方考证,确定为早期智人中的较早类型,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具体时间约在20万年左右。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从猿人到人过渡的一个代表。因发现在大荔,故命为“大荔人”,发现的地址为“大荔人”地址。距县城西北23公里,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荔人”头骨化石总的特点是粗壮、厚实、骨质较厚,头长目低矮。其眉脊粗壮,较北京人的稍低,比马坝人显著高突;额骨 低平,其倾斜度甚至比北京人的还小;骨板较厚,有的骨板与爪哇人、北京人相近或更厚;顶骨相对较大,顶结节发育,枕骨隆凸位置下移,顶枕部较高,脑量较大,这些又都是较北京人要进步得多,与马坝人的特点相近似的地方。而其脊间的眉间部分最宽厚,面骨特低矮等则又是与其它人类化石不同的地方。 通过“大荔人”的发现,了解了许多我国过去在古人类学上难以得到形态细节,从而填补了我国古人类研究上的一大空白,对研究我国古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