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如何指引我们克服虚荣和懒惰的毛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8:20:37

对治虚荣:万法皆空,你争什么?你显摆什么?
对治懒惰:精进。如不成就,再得人身,机会渺茫,轮回苦海如漫漫长夜,如何煎熬!

您看看这个就会明白~

http://hi.baidu.com/%C9%C6%C6%D0%CC%E1/blog/item/2a605fce770af33af9dc6157.html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道门

此世的名闻利养,不过是暂时的虚幻,我们能享多长福,受多少利,都是前世布施积下和福德,此世受惠而已.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想尽办法得来的,其实是命里该有的,因为用了错误的方法,反而自受其害,折福.知道这个道理了,就明白布施的意义有多大了,财布施得财富,无畏布施得长寿,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要想得到果,一定要有因的. 想求什么,如理如法,是可以的.

无常观啊。

六度: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
六度(sad-paramita)
佛教教义。
又译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简译为度;音译波罗蜜、波罗蜜多、播罗弭多;梵汉并译六波罗蜜(多)。度即渡之意。
《大乘义音》卷十二:“波罗蜜者,是外国语,此翻为度,亦名到彼岸。”谓菩萨乘此六度船筏之法,既能自度,又能度一切众生,从生死大海之此岸,度到涅盘究竟之彼岸。为大乘佛教最主要的中心教义。
1、施度(檀波罗蜜或檀那波罗蜜):总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谓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与众生利乐。
2、戒度(尸波罗蜜或尸罗蜜):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谓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
3、忍度(羼提波罗蜜):谓菩萨由修忍度,能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即能断除瞋恚烦恼。
4、精进度(毗梨耶波罗蜜):谓菩萨精励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