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残缺与健全》高一水平的作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2:54:50
请各位高手帮帮忙啦!!!!急~~~

这个题目的意义,可真深远哪!因为,先秦诸子百家里面,有一家就专门在探讨这个道理,虽然,老子、庄子、列子等人,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这句话,但是,却把这句话的涵义,在他们的哲学思想当中,以寓言故事的取径落实了。然而,如果,大家没忘记的话,郑丰喜与谢坤山,也是不错的例子。

道家最常举的例子,就是一位叫【支离疏】的人,他虽然四肢健全,但却是天生的肢体畸形---头弯到肚脐下面,两肩膀过头顶,发髻朝天,五脏不正,腰夹在两股中间。但是,在那个战国时代,官吏到处拉人当兵,这个人却一直没被徵召,而且,他只靠洗衣服,便可养活自己;替人卜卦算命,则可以养活几十个人。而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不要去计较形貌的丑陋,有时它也能免除一些祸害。

至於郑丰喜,我还记得,国小的时候,曾经读过一篇介绍他的文章,不过,我忘了他是哪方面有残缺,只记得他求学阶段的优秀成绩,以及一本有名的著作---《汪洋中的一条船》,其他方面,很抱歉,我已不复记忆了,但那个时候,我读到这一课时,心里便想:尽管这位仁兄的生命,看起来并不完美,但他却凭自己的力量,开创了属於自己的一片天,缔造了他灿烂的人生。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谢坤山先生,国中时期,他曾经来仁爱国中(我的母校)演讲,讲演的内容,就是他因一场意外而被迫截去双手之后,整个奋斗的心路历程,其中有一句话,已几乎成了名言:「我不去想我失去了什麼,而是去想,我还拥有什麼。」多麼积极的一句话啊!而且,这还是出自一个失去双手之人的言说,有很多四肢健全的人,常常因为课业、情感的压力而自残,想想还真不值得呀!

后来,上了高中之后,我又再一次接触到谢坤山的故事,但不是在国语课本中读到,而是在英文课本里「间接」去回忆,虽然是英文,不过参考书有附中文翻译,所以,我便藉由这份教材,把谢坤山的故事,再重头到尾地复习,当然,他在演讲中强调的那句话,这英文课本也有收录进去。是故,当一位读者告诉我这个题目时,我第一个想到的例子,就是谢坤山,这位有名的口足画家。

人生是否完美,我认为不是那麼地重要,因为,这个论述也夹杂了人为的标准:举凡一切的肢体感官残缺、心灵的障碍,都会被归类为「不完美的人生」,而这个题目的所呈现的意义,有一个更直接的说辞:残而不废。这个成语,多半用来称赞,那些尽管肢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