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观唯物主义,其代表人物,代表思想都有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6:32:27

主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人们在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和定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观意识可以调正客观规律与利用客观规律和定律改变客观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可以推进或破坏客观世界的发展。主观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被动地接受“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意识”的作用发展变化,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
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由纯粹的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等“物质构成体”组成,但是人类应该追求“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能够完全认识整个客观世界,人类可以按照遵从客观规律和定律的主观想象进行改造和创造,这是主观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主观唯物主义者不仅看到“物质构成体”发展变化的表面现象,而且看到“物质构成体”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和实质,更能够看到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和定律。
主观唯物主义是主观机械唯物主义、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主观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则又是主观机械唯物主义、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的综合表现。
主观唯物主义的典型是“永动机”的设计与制造。历史上曾经有许多勇于探索的科学家受到宇宙运动永不停止的启示,而致力于“永动机”的“发明”制造,可他们最终都归于失败。原因是:他们只是停留在“机械论”的方法论阶段,没有完全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和定律,不能全面地研究分析“物质构成体”的发展变化。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充满着主观唯物主义思想,他肯定客观物质实体是人类认识的对象。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就其最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确切的意义而言,就是那不可以用来述说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的东西,例如某一个别的人或某一匹马。”亚里士多德认为:认识来源于和决定于“感觉”,“感觉”是认识的基础,离开了“感觉”就谈不上认识。他说:“谁不感觉,谁就什么也不认识,什么也不理解;如果他认识什么东西,那他就必须也把它当作表象来认识,因为表象和感觉是相同的,只不过没有物质而已。” 亚里士多德特别重视经验,他说:“在业务上看,经验并不低于技术,甚至有经验的人较之有理论而无经验的人更为成功。理由是:经验为个别知识,技术为普遍知识,而业务与生产都是有关个别事物的;因为医师并不为‘人’治病,它只是为‘加里亚’或‘苏格拉底’或其他各有姓名的人治病,而这些恰恰都是‘人’。倘若只有理论而无经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