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的几个疑问有追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7:06:46
问题一:
阴历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为什么不同的年份阴历 ----{月份的【天数】}都不相同
这是怎么计算的呢???
问题二:
寿星公式,本世纪立春C值=4.475
那么19世纪的立春值C==????
问题三:
每年的月份天数不同,一会29天,一会30天
导致用寿星公式只可以计算出立春日,确无法准确计算其它节气的准确日子,那些万年历上的节气日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他们又怎么能确定那天就是那个节气呢??????

想要分,就不要复制一大推文字过来!!!
请回答的好好看看万年历.如果节气总是+15.那我还不用问了,仔细看好万年历!!!

1.阴历,又称夏历。有4000年的历史了。
在阴历中,一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而一月是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这就无法统一了。
一年365.4天,一月29.54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12个月只有344天。我们夏朝的科学家,把一年分为24节气(根据太阳的视运动),这样,一月大多有二个节气。如果有一个月中只有一个节气,这个月就是闰月,有闰月的年就长,有373天。
2.立春点每年都在变动(后移)。这是因为太阳系在银河中的运动。国际上以2000年为基准点0,19世纪的为-4.475
3.节气的确定,不必现在的人动脑筋。每年各个节气之间的间隔是固定的,4000多年前就定好了!原理是,把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平分为24份,每份15度。以春分为起点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