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的理想人格的差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23:54:32
帮帮忙!作为简答题来回答啊~~~

儒以礼治世,以仁义为理想人格

释以渡治世,以慈悲为理想人格

道以道德治世,以无为为理想人格

家乐福的价格联动监管力度了开发商感觉到了结果来看大家

理想人格嘛,儒家的理想人格外圣内王
佛教也就是释家的理想人格不管小乘(古佛教可以说是上座部)的自度还是大乘(相对古佛教而言的新佛教也就是大众部)的普度众生都是顿悟 也就是佛。然而佛是没有人格的(神话里应该叫神格)。现在的佛教已经没有不神化得了。最初的佛教是没有把释迦牟尼神化的,那时的佛教的理想人格也就是像释迦牟尼那样的人格 苦行静思追求解脱。所以佛教的理想人格是神格,具体什么是神格我就不大清楚了。
道家主张无为而无不为 无知而无不知,所以道家的理想人格是无为。但是儒释道的说法其实是教派的意思,儒家没有属于自己的真正教派所以按照儒家思想学派来说,但是道有道教,儒释道的道指的也是道教(因为晋后就没有道家了,魏晋的玄学是道家的最后一朵奇葩)。道教的理想人格和道家不同了,道教的理想人格也是神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