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3:16:45
急~十万火急~~~~~!!!

上个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人口爆炸性增长,资源过度开发,对能源尤其是对化学燃料需求猛增,不仅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匮乏,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而且还由于大量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氮、卤素碳化物等温室气体排入大气,从而导致发生了全球性气候变暖现象。

  据报道,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 和一氧化氮的浓度与工业革命以前相比分别增加了30%、145%和15%。其中二氧化碳浓度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增加量高达25%,并且其浓度目前还正在以每年0.5%的速度继续增加。科学家根据二氧化碳排放量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有可能上升1~4.5℃。在气候变化中,平均气温哪怕是只改变0.5℃,都会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产生很大影响。

  全球性气候变暖固然有利有弊,但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特别是对农业,由于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将可能造成土壤干旱、侵蚀加剧、病虫害危害程度增高、农业生物物种衰退甚至灭绝、农业成本和投资增大等等。气候变暖可导致水资源短缺、污染物浓度增高,以及旱涝灾害增多、还会导致极地冰雪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水位升高,海岸带地区被淹没、地面下沉等。在高纬度和荒漠化地区,由于气候变暖会使土质变得松散,从而导致植被下降、沙尘天气增多。在上述几种温室气体中,卤素碳化物的增加还会消耗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使臭氧层保护地球上的人和其他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伤害的能力降低。据联合国的一项专门报告说,随着全球气候的继续变暖,干旱、洪水、饥饿和瘟疫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严重威胁,热浪和降雨发生的频率将会加快,因此,水位上涨、洪水、滑坡和雪崩将会增加。经常遭受水荒的南方地区将会遇到更多的台风、干旱和严重的沙漠化。因此,许多国家的农业产量将会大幅度下降,还可能出现饥荒和流行性疾病。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类已成为引起地球气候变暖的一个最活跃的因素。如果说原始时期对于人类的刀耕火种、毁林种地,环境还可以忍耐和恢复元气那么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口爆炸性的增加,人类无节制地向大自然贪婪地索取,环境便不可避免地向人类实施报复了。“温室效应”就是环境对人类“温情脉脉”的回馈。人们不要忘了,全球温度平均升高的这几个摄氏度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