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的艺术原则和观赏特性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9:23:02

1.园林景观艺术性原则
  园林景观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其原则指明了植物配置的艺术要领。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在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进行配置时,遵循均衡的原则,使景观稳定、和谐,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园路两旁,路右若种植一棵高大的雪松,则邻近的左侧须植以数量较多,单株体量较小,成从的花灌木,以求均衡。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如杭州白堤上间棵桃树间棵柳的配置,游人沿堤游赏时不会感到单调,而有韵律感的变化。
  园林景观景观性原则
  园林景观既应该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这需要我们进行植物配置时,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对整个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相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使植物在生长周期中,“收四时之烂漫”,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1、我并非园林专业出身,但因从小喜欢植物,每到一个城市,总要去跑一些植物园、特色园林。同时,喜欢从园内种植的植物角度出发,得出自己的一些感受。

2、总体而言,我觉得既然被称作园林,而不是被列入宫廷、公园、单位大院,
以及公路边花圃,行道旁绿化带的范畴,就应当以植物,即每天都在生长、变化中的“林”作为灵魂,辅以相对沉寂的叠山置石、理水、廊亭楼阁、路径、铺地、家私摆设,形成具备美感、动感、协调的整体布局。我想,这个,应当才是园林造景的最高原则吧。

3、依照这样的原则,就应当从某一个园林所处地区的地域、气候、植物品种及特色,不同植物的互生共长特性,园林用途,以及设计人的喜好,这几个方面,去综合把握园林的艺术欣赏效果及特色。

例如:广州的华南植物园与上海植物园相比,都是大型综合性植物园,但前者以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