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政治学中所谓的什么六人效应还是五人效应是怎么一回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23:42:45
就是那个想认识一个人只要通过认识五个人还是六个人就可以,我也记不太清楚了,知道的确帮帮忙啊!

还是给你某一个方面的例证好了,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律师业务由于其有目标的不确定性、服务的无形性、服务的高风险、顾客评价的综合性等特点(见高云的《通向成功律师事务所之路》),往往都是通过家人、熟人、朋友、客户等关系介绍或转介绍而来,业务的拓展模式还停留在古典而反潮流的状态,故而律师业务通过传统的市场营销和行销的方式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当前律师以个人为单位面向社会的宣传,往往因为没有形象具体的产品而缺乏较好的社会公信力。所以在传统的律师服务中,如果不能取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很难建立服务关系。事实上大部分客户也都是通过一定的关系寻找律师为自己服务,长久以来,律师和客户关系就是依赖这种路径而相互依存、彼此关照。
但是茫茫人海,你的客户在哪里?律师业务的特点决定了律师无法凭借自己的律师身份和专业特长直接从社会获得业务,而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把你的律师身份、专业特长、人格魅力等信息传达到特定的人群,这个媒价就是人际关系。按照美国著名的推销员拉德的“250定律”,每一位顾客身后大约都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赢得每一个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位潜在的顾客。推而论之,每一位律师身后也应该有250位亲朋友好友,律师的业务大都是依赖这250位亲朋好友的介绍或转介绍而来。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总是有限的,谁也无法保证自己能同时关注和关心250位亲朋友好友,而“250定律”始终在发生作用,这又是为什么?
美国销售专家杰尔.厄卡夫与美国专业作家维利伍德合著的《关系决定成败》一书中提示出了人际关系的金字塔结构,自上到下分为六层:看重与我关系的人、尊重我的人、对我友好的人、喜欢我的人、知道我名字的人、不知道我名字的人。这个结论告诉我们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金字塔结构的人际关系中,而且一个人拥有关系的多寡和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生活品质和一个人生活的丰富程度。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观察和实践,并着重分析了本人自上初中以来二十余年交往经历,认为确实存在着一个金字塔结构人际关系圈。就以“250定律”结论为人际关系的基数为基础,如果一个人有250位亲朋友好友,事实上他只要经常和六个人保持接触就能达到“250定律”人际关系基数。
一个人经常与六个人保持接触和交往(第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