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没有像贝多芬摸扎特这样有自己独特风格响誉全球的音乐家,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4:27:46

没有,中国学习西方作曲技术才是近代的事情。而且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像萧友梅这样的初级作曲家,以至于后来的学院派作曲家黄自,贺绿汀等都根本不能和人家相比。我们倒是有个闻名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但那也是20世纪5060年代的了。

贝多芬那样伟大的没有,不过也有中国音乐上伟大的音乐家,比如《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广陵散》的嵇康等。
中国古代的音乐家地位很低下,受人鄙视,所以很少去尊敬一位音乐家,也就不能出现贝多芬那样伟大的音乐家了

中国在公元前就有明文记载的音乐家,而且音律的理论一直都很发达。音乐是孔子讲的六艺之一,所以自然在古时候从政府到民间都很重视,官方的各种仪式也都要用音乐。我知道的比较多产的音乐家有宋代词人姜夔,清代名臣兼书法家张照。如果说在中国我们对自己国家的音乐了解的少完全是在于当局对固有的音乐保护不够,那么祖国音乐在境外的影响微弱的原因除了近代国力不如西方殖民势力强大外,我觉得还有这么几个原因:中国一直都是统一的国家(不是说没有竞争,而是在自由的交流中很难有相互的冲击,也很难有所谓艺术中心和音乐中心的城市出现);第二,同样是音乐,在咱们看来弹琴是弹给自己和知音,唱歌唱的是性情,钟鼓奏的是礼仪,唱戏是讲故事,换句话说音乐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交流的方式,目的不在于单纯的表演;第三,确实文人音乐跟文人结合得不够,而音乐发展的模式要靠听音乐的人来创造;第四,我国音乐门类繁多,且形式要求相对严格,比如京剧,没了固定的那几个调式就不能叫京剧了。

中国古代的音乐家很多,近代因为兵荒马乱而被埋没了

因为西方古典音乐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