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和鱼能互相变化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6:12:35
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即天旱的时候鱼产的卵会变成蝗虫,而蝗虫卵也会在某些时候变成鱼。这是真的吗?我认为这是不符合遗传学规律的,但是这种说法流传的还很广,并且他们对此还非常的肯定。经查询历史上有若干记载如下:
宋代陆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鱼卵所化」
潘自牧的《记纂渊海》:「有蝗化为鱼虾」。
李昉《太平御览》〈虾门〉记载:「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
李苏《见物》记载:"旱涸则鱼、虾子化蝗,故多鱼兆丰年。"

希望这方面的专业人士能给与解答,多谢了!
又查明欧阳询等 编写的《艺文类聚》中第一百卷·灾异部
有如下记载

东观汉记曰.马稜为广陵太守.郡连有蝗虫.谷价贵.稜奏罢盐官.振贫羸.薄赋税.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

诗义疏曰.赤螣.蝗也.许慎曰.使乞贷则生螣.旧说螟螣蛑贼.一种虫也.如言寇贼奸宄.内外言之耳.故犍为文学曰.此四种虫皆蝗也.实不同.故分别释之.
又曰.蝗也.今谓蝗子为螽.一名蚕螽.兖州人谓之螣.蔡伯喈曰.蝗.螣也.当为灾则生.故水处泽中.数百或数十里.一朝蔽地.而食禾粟.苗尽复移.虽自有种.其为灾.云是鱼子在水中化为之.

蝗虫和鱼不能相互变化。两者是基因完全不同的两种生物。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鱼类是脊椎动物。

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适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我家乡有一种鱼,体型较小,约10厘米,背体黄色有灰纹,头较大,乡人曰:蚂蚱涝子,就是说旱的时候发育成蝗虫,涝时就是鱼。(蚂蚱就是蝗虫),家乡都这样认为。不过我是学生物的,知道这是无稽之谈。

肯定不能。
以讹传讹的事很多,都是没仔细考证,想当然的结果。

显然不行。传说和现世是两码事。

其实就是古人无法解释为什么有时候鱼塘干了之后来年下雨之后又有鱼的现象而提出的一种解释,不过显然是错误的!!

不能。存在种族隔离,不能互变。蝗虫是属于昆虫类,和鱼相差十万八千里。

不是,只能说那种鱼和蝗虫的繁殖期很接近,千人弄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