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作是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我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如何计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1:13:58

我国是从1985年开始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在具体的核算过程中,基本上是按国际通行的核算原则,即对各种类型资料来源进行加工计算得出的。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统计资料,包括国家统计局系统的统计资料,如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报酬、价格、住户收支统计资料,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如交通运输、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国际收支统计资料;第二部分是行政管理资料,包括财政决算资料、工商管理资料等;第三部分是会计决算资料,包括银行、保险、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料等。近年来,统计资料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是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和为避免中间层次干扰的超级汇总法来获得的。

你所说的是应该两种对GDP的计算方法一个是按美元为标准现实生产总值一个是根据本国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所计算的也就是居民消费价格。通俗点说是一美元只可以在美国买一听可乐在在中国却可以买三听所以如果中国和美国比的话实际购买能力要大。对于具体的计算方法还是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换算。
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八百多美元;按购买力平价法核算,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三、四千美元之间;按真实比价核算,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二千多美元。

按汇率法核算的结果是:

1980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23.5%,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76.5%;

1985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20.4%,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79.6%;

1990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15.9%,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84.1%;

1995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18.0%,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82.0%;

2000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19.5%,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80.5%。

按购买力平价法核算的结果是:

1980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40.6%,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