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考试中关于刘备的一些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1:34:25
1.水镜先生为什么叹诸葛亮"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2.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为何亮不在家等他?
3.刘第3次访逐个亮时亮的地图是何是画的?
4.刘备的仁义从哪些例子看出?
这些的确是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仁者见仁,智折见智.第1题我觉得遗忘江南已经回答的很好了,后3题还没有看到满意的答案~期待您的回答~

好难的问题
1、诸葛亮奉行的政策是“复兴汉室”,说明白就是想让历史退回到汉朝统治的落后制度。这是不得其时的。但水镜先生不可能用唯物主义观点看这个问题,但他能清楚看到,刘备是符合诸葛亮理想的君主,但诸葛亮的理想却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符合。
2、诸葛亮实际上还是不看好刘备的。但刘备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这样就可能给诸葛亮足够的舞台,或者说刘备可能遵从诸葛亮的意愿而改变的可能。
3、据说是他在东吴的时候画的。他哥哥诸葛瑾在东吴混的风生水起,当时的凤雏庞统先生也在东吴混日子(可惜因为长相而被冷遇)。诸葛亮应该也打算去东吴的,但当时的东吴是领兵复客制,如果他也去的话,诸葛家会势力大增,引起其他家族的恐惧。
4、最突出的是曹操下荆州的时候,他非要带着百姓;还有就是三让徐州什么的。当然这个是演义。历史上的刘备据说也是个有意思的家伙,例如他实行的“禁酒令”并且因此而闹的笑话。

1.刘备清楚的知道诸葛亮在内政方面有很高的才能,而没有军事上的才能.而现在是乱世,军事才能比内政更为重要.
2.摆架子,考验他对自己到底是否尊敬.
3.只不过是一张普通的地图,应该是刚画不久的.
4.个人认为刘备乃一代枭雄,并不是真正地爱人民,所以也不是真正地爱人民.

1、水镜先生说诸葛亮虽然保了明主,但是刘备的蜀国不占天时,也就难成一统天下的大业。也就是说,水镜先生认为诸葛亮有能力,但是却不能帮助他的主公成就霸业,所以诸葛亮的出山不合时宜,后来诸葛亮感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就印证了这一点!
2、诸葛亮猜到刘备回来请他,不在家等他无非是考验刘备的耐心和诚意!
3、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地图应该是刘备来找他之前就画好了,先考验考验刘备,要是他真有诚意在拿出来给他看,和他探讨天下大势!
4、诸葛亮主张杀魏延,刘备没同意,确实仁义,不肯卸磨杀驴;赵云单骑救主,刘备后怕险些失去一员虎将,差点把阿斗摔死。不过我觉得刘备确实仁义不过有些妇人之仁,还有点假仁假义的成分!

1.小说里面写的,其实像水镜这种人算不得大贤,看看 贞观长歌 里面刚开始的李世民说魏征的话,就知道,水镜先生充其量就是个凡夫俗子,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枉读了圣贤书。可悲。
2.诸葛亮想试探下刘备的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