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超稳定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几大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0:46:38

稳定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造成严重的习惯性”。而文字的超稳定的结果就是“造成国民的‘集体无意识性思维习惯’”
主要为如下习惯:
第一:习惯于形象思维。因为汉字是一种由形象表意的文字,因此国人也就习惯于用“形象”而非抽象的方式去进行思维。往往对属于物理原理、数学原理、自然规律等问题,漠不关心。却对于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一些“人际关系”表面文章,饶有兴趣,也确实在这方面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多种解释。因为汉字不是“唯一顺序”的结构,国人也就习惯了“多种排序方式”思维的习惯。按拼音文字的传统,或是向左,或是向右,顺序是固定的,这样人的思维排序也习惯一种“唯一真理”的模式。而汉字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上中下,左中右,独体,以及其他多种结构。有些字甚至本身可以解释为这样一种结构,也可以解释为那样一种结构。这就使中国人习惯于对于事物“存多种解释”,面对人和人的“关系”,也习惯于“多种解释”,以及多种处理方式,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环境下,采取什么态度。而没有一个“宇宙唯一真理”的“统一标准”。这点,往好了看是机动灵活,往坏了看,就是“无原则”。

第三,“万变不离其宗”。汉字表面上看千变万化,但是最终是由五种笔画组成的。这对国人文化的影响就是,“万变不离其宗”,虽然表面上变化多端,可是最终在内核上,仍旧是老一套。

我不是很明白LZ的意思
楼上的说得是,我想补充的是,汉字相对永恒的不变性使之有效的保持文化的连续性。还有,汉字具有很多拼音文字所不具有的优势,如此也是我国的文化非但没有被同化,而且还同化了其他外族。另外。其文字不容易改变字体,虽然各地发音有些不同,但理解是一样的,这为我国的统一有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