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可以提供南师大自考汉语言文学某课程的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2:57:09
我在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需要精读课文的答案!
有谁也在自考这个啊~

http://hi.baidu.com/brokenssunhine/blog/item/bba0e9b37a7b33a0d8335a3c.html
《氓》《诗经?卫风》

1.理解本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诗中自叙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抛弃的过程,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2.说明本诗以对比手法刻划人物性格的艺术表现特点。《氓》诗在人物刻画上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1)人物自身思想行为前后变化运用了对比:氓的“信誓旦旦”和“二三其德”、“言笑晏晏”和“至于暴矣”作对比,把氓结婚前后判若两人的虚伪狡诈揭露得淋漓尽致;女子的“载笑载言”和“躬自悼矣”、“泣涕涟涟”和“亦已焉哉”作对比。(2)弃妇与氓的态度形成对比,前者单纯赤诚,始终如一;后者始乱终弃,虚伪冷酷。揭示了男女主人公个性的善恶美丑以及彼此间的巨大反差。

3.以被弃为界,分析女主人公形象的前后变化;以结婚为界,分析氓这一人物形象的前后变化。氓的言行,以结婚为界,表现为“信誓旦旦”与“至于暴矣”两种情状,暴露了他忠诚是假、虚伪是真的本质;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则以她被休弃为界,由单纯、天真、热情而略带软弱转变为成熟,理智、冷静而坚毅刚强。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示出两个人物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4.认识诗中所用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这首诗运用了比兴手法,如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吁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二《蒹葭》《诗经?秦风》

1.把握此诗对“伊人”追求的痴迷
%^$#@!~
我也是自考的哦~~

有时候会出同样的题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