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的一个常识问题,我想不明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8:17:44
考古经常是挖掘地层(注:不是指挖古墓,如城市遗址之类的),不同深度代表不同时期。
我就很疑惑,城市怎么会埋在地下呢,又没有地震沙尘暴之类的,怎么会从那么深的地方找到遗址呢?地平线应该和现在相差不大才对呀!

地层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堆积物的形成因素多种多样,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土壤本身就是各种堆积物的累积,不管是人类活动还是自然活动都可能在地面形成一定的堆积物,当然也有可能是去除部分堆积物。被自然因素,如洪水、泥石流、地震等破坏的堆积中,人类遗存自然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堆积的年代次序被打乱,有的甚至荡然无存,这种堆积在考古地层学上叫做次生堆积,次生堆积的考古学意义比原生堆积降低了很多,主要是因为这样一来遗存年代的判定就很成问题。
其实古代遗存也不一定全都被埋在地下,地上遗存也是有的,比如古城墙,历经数千年仍可能有在地上的残存。如果古代遗存长期以来是被暴露在地表的,那么它的保存情况自然就不好了,可能经过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就全部消失无踪了,这样的话,在地面上找到如你所说的很多遗存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而被各种因素形成的堆积物掩埋起来的遗存保存较好,可以在勘探、发掘中被人们发现。
给你指出一点错误:现在的考古学上早已不将深度作为时间的判断依据,而是通过土质土色及其中包含物的辨别来划分地层,每个地层代表一个时期,地层所处位置可深可浅,地层厚度也可厚可薄,比如在A地地下二十厘米的深度处就有可能存在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在B地地下一米深处则有可能却是唐代文化层。

不是这样的比如开封的宋朝王宫现在就在地下十几米的地方埋着呢,随着时代的变迁,地表变化时很剧烈的,人为的战争毁掉城市然后新的统治者必然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兴土木,使原来的地表发生很大变化。大自然的力量,黄河等大河的决口等等。。这就是地层学,底层是历史的积累。。。

大自然的力量是伟大的

额,应该是和地壳的运动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