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2:33:20
【原文】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 "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寻亦收至。
【译文】
孔融被捕,朝廷内外都很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才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孩子依旧在玩琢钉戏,一点也没有恐惧的样子.孔融对前来逮捕他的差使说:"希望惩罚只限于我自己,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 "这时,儿子从容地上前说:"父亲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 "随即,来拘捕两个儿子的差使也到了.

覆巢无完卵 ( fù cháo wú wán luǎn )
  解 释 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用 法 复句式;作分句;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
  近义词 覆巢破卵
  英 文 when the nest is overturned,no egg stays unbrocken―in a great disaster no one can escape unscathed
  原文:《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说解: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字面意思是鸟巢既倾覆,其卵当皆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老少不得幸免。据《魏氏春秋》记载:“(孔)融对孙权使有汕谤之言,坐弃市。”临事,他的子女无动于衷。原来二人预料必被株连,故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为喻。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注释】
  ①"孔融"句:这里叙述孔融被曹操逮捕一事.中外:指朝廷内外.
  ②琢钉戏:一种小孩玩的游戏.了:完全.遽(jù)容:恐惧的脸色.
  ③大人:对父亲的敬称.完:完整,按:这句话比喻主体倾覆,依附的东西不能幸免,必受株
  连.
  【译文】
  孔融被捕,朝廷内外都很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才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孩子依旧在玩琢钉戏,一点也没有恐惧的样子.孔融对前来逮捕他的差使说:"希望惩罚只限于我自己,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 "这时,儿子从容地上前说:"父亲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 "随即,来拘捕两个儿子的差使也到了

巢毁卵破

覆巢无完卵

【原文】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 "儿徐进曰:"大人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