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石窟的断碑(《徐偃王庙碑》)下文找到了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4 03:12:43
快啊

秦杰以颠,徐由逊绵,秦鬼以饥,徐有庙存,婉婉偃王,惟道之耽,以国易仁,

为笑于顽,自初擅命,其实几姓,历短詈长,有不偿王,课其利害,孰与王当,

姑篾之墟,太永之里,谁思王恩,立庙以祀,王之闻孙,世世多有,惟临兹邦,

庙土实守,坚峤之后,达夫廊之,王殁万年,如始拊时,王孙多孝,世奉王庙,

达夫之来,先慎诏教,尽惠庙民,不主于神,惟是达夫,知孝之元,太末之里,

姑篾之城,庙事时修,仁孝振声,宜宠其人,以及后生,嗟嗟维王,虽古谁亢,

王死于仁,彼以暴丧,文追作诔,刻示茫茫。

衢州地理发生学上有三次重大的迁徙,这三次迁徙几乎改变了衢州土著文化的命运。在姑蔑归附越国之后的400年后,在《山海经》里被称为“好怪”的徐偃王开始了“衢州行”。他们来了,他们在三衢大地留下了许多令后人玄想的萍踪絮影后,又神秘地消失。直至1300余年后,“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衢州留了“浙西第一碑”——《徐偃王庙碑》。碑文云:“衢州,故名会稽太末也,民多徐氏。友县龙丘有偃王遗庙,或曰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而之越城之隅,弃玉几研于会稽之水。”西周时,夷族最强大的国家是徐偃王统治时期的徐国。然而当周穆王命楚国大举伐徐时,偃王作出了战场中第三种选择:“徐不忍斗其民,北之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随而从之万有余家。偃王死,民号其山曰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英雄可以选择战胜,可以选择战败,然而选择逃战的徐偃王是中国仁义英雄。《荀子》说徐偃王是和孔子、周公、舜、尧同为圣人的。如果说黄帝的“逐鹿中原”是中华大地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话,那第二次人口大迁徙即徐偃王南迁。历史的卷轴和土地确实有某种天籁的感应,历史上这么大的一次迁徙居然也和衢州相关。此外,因韩愈撰写的碑文中有“凿石为室”,故有人称这是声名远播的龙游石窟最初开凿原因。
《徐偃王庙碑》现只有半截,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据以《韩昌黎全集》校出全文。据龙游文化人劳乃强说,韩愈为龙游灵山徐偃王庙撰写的《衢州徐偃王庙》碑文,时间当在唐元和十年(815年),原碑一直立在灵山徐偃王庙中,后因时日久远而断成两截,下半截在清同治年间被湘军的一个师爷掳走,剩下的半截当地人专门建“景韩楼”为之妥藏,直至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