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分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5:18:55
求一篇关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分析》的论文
最好能直接复制下来,或者给个链接也可以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改革发展之中,东中西部经济差距是扩大化趋向。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区域经济的差距扩大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导致这种必然性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自然条件、历史原因、政策环境、思想观念、劳动力素质是导致这种差距的主要因素。

  一、改革阶段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必然性

  1、自然条件

  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但其中不易利用的沙漠戈壁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占60%,这种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形成了极其不合理的人口分布。我国95%以上的人口偏集于著名的瑷珲——兰州——腾冲一线以东,而以西的广大地区人口则不足全国的5%,平均每平方公里仅10人。这种分布反映了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生存条件差。人的承受力低下的客现状况,造成中西部许多地区劳动供给易受到数量限制,缺乏供给的弹性,难以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也意味市场狭小,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缺乏凝聚力。

  2、历史原因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社会制度落后,人民生活困苦。在工业发展指标方面,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7省和北京、天津、上海3市,集中了全国75%以上的工业总产值,而占全国总面积6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仅拥有3.8的全国工业总产值;东部地区的上海、辽宁、天津3省市在1949年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5.06%、11.91、6.93亿元,而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总产值1949年会计只有5.4亿元。工业总产值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宁夏相比,两者竟差292倍。

  3、政策环境

  首先,从投资政策上看,60至70年代,中西部地区相当部分省区如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西藏等,一直是“反帝反修”的前哨。国家投资较少。尽管中部有些省份是国家三线建设的投资重点,但从总体数量上看,因为解放初期的投资重点是在东部沿海地区,早期投资积累较多,所以投资总额远远少于东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东、中、西“梯度发展理论”的影响,国家投资的主要重点又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六五”期间(1981-1985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3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