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孙中山》的观后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1:23:43
要稍微深一点的分析,结合历史背景,大学考试要参考,谢谢!

观《孙中山》有感

很早的时候就听闻过孙中山先生的大名,那时,我还小,老师说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掘墓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千百年来最具有时代意义和最伟大的革命。当时,我不理解:孙中山是怎么一个人,他怎么就可以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当那时由于缺乏资料和信息,我一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这次通过这个资料影片,这个问题再次窜进我的脑海里。

带着疑问和惊奇我开始寻找答案。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孙中山先生为什么会有改变历史和进行历史革命的雄心和志向。从他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我知道,当时整个中国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若有外患,中华民族每况愈下:清朝腐朽的封建统治既不能解决自身的腐败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更不能外国列强疯狂入侵中国并蹂躏中华民族的问题。甚至卖国求荣,替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华民族已经到生死存亡的地步,人民要摆脱这种命运,重新恢复和建立自己的幸福生活,别无他法,只有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驱除外国列强,建立真正属于人民的政权,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孙中山先生就是诞生和成长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作为一个受到过良好教育的热血青年,自然有挽救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当然同时,他有自己的局限性,他只看到中国自身的问题――改革现有政府或创建新的政府,而没有看到外国入侵的民族矛盾问题。我从他的成长过程还可探知到,他的这种雄心和志向是在十几年的求学过程中逐渐树立的,也就是说,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良好环境的影响。他能够出国去求学,他能够完成初等教育,他能够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精力。如果他出生贫穷,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没有出国去见识外面的世界,没有精力去思考社会的问题,他是不可能形成这种壮志凌云的抱负的。时势造英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英雄,而时有准备和这种意识的人才能成为英雄,才能鹤立鸡群,如果换做是我,或许也有这个可能领导革命,也有这个可能成就伟业。当前提是我在那是就受到过同孙中山先生同样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所以孙中山先生有那样的志向和雄心完全是偶然。但是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出现孙中山式的人物又是必然。因为中华民族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家是不会轻易就被外来势力灭亡的(除了自己外)。

其次的问题就是怎样来领导革命推翻腐朽的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