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送我一瓶美国产的外抹肉毒素,不知该怎么抹,每天一次还是一周一次?,同时还能抹其他护肤品吗?请求指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0:59:22
详细的问题说明,有助于回答者给出准确的答案

小心点好,这是生化武器的副产品,

肉毒毒素是毒性仅次于炭疽杆菌的一种毒素,用它制成的药物,目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斜视、眼肌痉挛等疾病。

一、肉毒梭菌

1、生物学状性

肉毒梭菌属于厌氧性梭状芽胞杆菌属,具有该菌的基本特性,即厌氧性的杆状菌,形成芽胞,芽胞比繁殖体宽,呈梭状,新鲜培养基的革兰氏染色为阳性,产生剧烈细菌外毒素,即肉毒毒素。

肉毒梭菌为多形态细菌,约为4×1μm的大杆菌,两侧平行,两端钝园,直杆状或稍弯曲,芽胞为卵圆形,位于次极端,或偶有位于中央,常见很多游离芽胞。有时形成长丝状或链状,有时能见到舟形、带把柄的柠檬形、蛇样线装、染色较深的球茎状,这些属于退化型。当菌体开始形成芽胞时,常常伴随着自溶现象,可见到阴影形。

肉毒梭菌具有4-8根周毛性鞭毛,运动迟缓;没有荚膜。

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形成不正圆形,大约3毫米左右的菌落。菌落半透明,表面呈颗粒状,边缘不整齐,界线不明显,向外扩散,呈绒毛网状,常常扩散成菌苔。在血平板上,出现与菌落几乎等大或者较大的溶血环。在乳糖卵黄牛奶平板上,菌落下培养基为乳浊,菌落表面及周围形成彩虹薄层,不分解乳糖;分解蛋白的菌株,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环。

肉毒梭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35℃,培养基的最适的酸碱度为pH6.0-8.2。

肉毒梭菌的生化性状很不规律,即使同性,也常见到株间的差异。(见表1)

http://www.foodmate.net/jianyan/weishengwu/4-13.php

肉毒素全称肉毒杆菌素,是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的一种A型毒素。由于它对兴奋型神经介质有干扰作用,所以原本就是治疗肌肉神经功能亢进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肌肉痉挛、角弓反张、脑瘫、斜视等。

虽可美容,但有剧毒。

肉毒素又称肉毒杆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