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为“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常指不好的事”的成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5:45:54
详细的问题说明,有助于回答者给出准确的答案

骇人听闻 ( hài rén tīng wén )
解 释
骇:惊吓,震惊。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出 处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成语典故:
隋炀帝杨广时,着作郎(官名)王劭常用一些荒诞言论取悦皇帝。他曾谎报说:有人抓了一只乌龟,它的腹部有“天下杨兴”四个字,预示着杨家江山兴旺长久。当皇后死时,王劭又说:皇后原是菩萨转生,她现在只是回到天上去……他这些“骇人视听”的奇谈怪论虽然遭到有识之士的鄙弃,却得到杨广的欢心。这样,王劭在着作郎的位置上坐了将近二十年。“骇人视听”现写为“骇人听闻”。
用 法
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指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示 例
峻青《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和日寇的血腥蹂躏的同时,也发生了几件~的奇事。”
近义词
危言耸听、耸人听闻
灯 谜
谨防隔墙有耳

成语】耸人听闻

--------------------------------------------------------------------------------

【拼音】sǒng rén tīng wén

《ZDIC.NET 汉 典 网》

【解释】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三十五回:“比较那史册上的朱云请剑,李膺破柱,更足耸人听闻。”

【示例】闲官之挫折,无足轻重,不足~。(清·汪师韩《诗学纂闻·刘随州别严士元诗》)

【近义词】骇人听闻、危言耸听

【反义词】本来面目、不偏不倚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的事,常指不好的事。 耸人听闻

五雷轰顶

骇人听闻

大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