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钢煤共同体成立的背景与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3:31:22
详细的问题说明,有助于回答者给出准确的答案
最好字数多点儿,上3000字 ,一月一号23点之前

背景:
欧洲在二战中遭到严重削弱,人民渴望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不断上升,德国寻不放弃军国主义道路,并接受西方的占领!
意义:
一、它标志1945年以来法国对德政策的根本转变,揭开了法德和解的序幕,为法德和解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而法德和解和合作又是整个西欧联合的基石和核心。
二、它使西欧联邦主义者受到极大鼓舞。随后有关运输、农业等其它经济活动部门建立超国家机构的建议纷纷提出,欧洲防务集团、欧洲政治集团、欧洲农业共同体、欧洲卫生共同体等计划一时纷至沓来,出现了50年代初期欧洲联合的高潮。
三、它使西欧联合从1950年前政府间的合作进入一个超国家机构的合作阶段,因此改变了西欧联合的性质,使西欧联合进入一个更高级的阶段—一体化阶段。
四、欧洲煤钢共同体作为局部一体化的尝试,它的成功促使各国考虑把共同市场扩大到其它部门乃至整个经济部门的必要性。因此,它的经验为以后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总之,舒曼计划及由此产生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是西欧国家联合道路上的一次创造性实践,一次质的飞跃,它开始了一体化合作形式的零的突破。正如美国前驻欧共体大使巴特沃恩在1962年7月为《通向欧洲联盟的道路》一书写的序言中所言:“欧洲煤钢共同体是先驱者。它开创了主权成员国的统一先例。它提供了密切联系西德与西方的最初手段,为法德永久和解奠定基础。它带来了作为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楷模的共同机构的新形式。毫无疑问,历史所记住的,不是欧洲煤钢共同体为煤钢工业做了些什么— 当然,这可能也是有意义的— 而是开辟了通向统一的欧洲目标的道路。”

欧洲煤钢共同体
[编辑本段]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的建立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欧洲煤钢联营计划”(即“舒曼计划”),建议愿将本国经济中的煤钢部门管理权委托给某一独立机构的国家成立煤钢共同市场。此后,法、西德、意、比、荷、卢等6个西欧国家开始在此计划基础上进行谈判。1951 年4 月18 日,在美国的支持下,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根据“舒曼计划”在巴黎签订了为期50 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条约确定共同体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煤钢单一共同市场,取消有关关税限制,对生产、流通和分配过程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