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干部”?(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8:52:37
80、90年代的“干部”的含义?
新时期的“干部”的含义?
答题时,请从法律上的角度上分析(最好有相关法律依据)

在不少人的意识中,干部与官吏只是叫法不同,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二者是截然不同的。

“干部”为许多国家广泛采用,其涵义是指在国家机关和公共团体中起骨干作用的人员。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党章中,首次使用了“干部”一词。自此,在党和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科学、文化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都称为干部。党的十二大党章明确指出:“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是对我国干部本质特征所做出的科学概括,也与封建时代的官吏有着根本的区别。

干部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而封建官吏则是“替人民作主”。“为人民服务”是指“服务于人民,使人民能更好的当家作主。”是真正的“人民民主”。而“替人民作主”则是典型的封建集权,是对人民民主权利的践踏。

干部是“人民的儿女”,视人民为衣食父母。邓小平同志就曾经多次说过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而封建官吏则视人民为子女,并常以“父母官”自诩。干部总是与人民打成一片,对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而封建官吏则对人民呼来喝去、颐指气使,出入必讲排场,见人必摆官架、扬官威,普通民众欲见上一面难如登天。

干部工作的目的是当好人民公仆。封建官吏步入仕途的目的则是“权钱名利”,奉行“千里为官只为财”。干部注重的是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从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而封建官吏则深居庙堂,发号施令。

吃公家饭的头头,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