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缓控释肥料到底能不能达到免追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0:23:25
现在有农资市场上有好多缓控释肥料,有的说在种植玉米时,能够达到免追肥,一次性施肥(一炮轰施肥),专业人士给点意见,缓控释肥料到底能不能在效果上等同普通肥料+追肥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它必须有合理的缓控释机制(是包膜还是参混具有吸附性的物料),以及此种肥料应具有可以满足农作物一个生长期的营养元素(大量元素以及中微量元素),还有很多肥料是通过有机无机复混的方式使肥料效果达到长效机制的(无机主要针对农作物生长的前期,而有机则针对于中后期),如果其配比合理,且选用较为优质的有机物料以及较复杂的生产工艺(主要体现在混合以及造粒方面),也可达到免追肥的效果。上述几种方式生产的肥料多半造价较高,有的甚至会高于高纯度的复合肥,所以较少应用于大田低收益农作物。一亩玉米要你一次投入400元购买农资产品,投入产出比不合理。

按照目前的技术来说,是可以达到一次底肥、无须追肥的。
控释肥不同于缓释肥,缓释肥是缓慢释放的肥料,比正常的肥料释放慢,包括包硫尿素(膜随机破裂式缓释);脲甲醛、IBDU等缓慢释放氮肥;硝化、脲酶抑制剂,只对氮肥有限的缓释,对磷钾没有缓释。
控释肥是采用聚合物包衣的肥料,膜上的微孔通常只有几百纳米,液态的水根本无法通过膜,只能以水分子形态进入膜内,所以除了水分子能自由进出膜内,肥料颗粒完全和外部隔绝,而养分通过膜的渗透压排除膜外。所以,养分的释放快慢只和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和膜微孔的孔隙有关,当一种控释肥施入土壤后(微孔已设定),只和水分子运动速度有关,而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温度。土壤的微生物、PH值等控释肥的释放没有任何影响。普通的肥料施入土壤后,前期由于释放快导致养分过量,植物在短期内无法完全吸收,造成大量的养分蓄积在土壤中,容易挥发、下雨淋失;渗入地下;或土壤固定,所以肥料平均利用率只有35%左右,而后期又缺乏养分。控释肥实际上是把前期的用不上的养分节约拿到后期供应给植物,同时减少了淋失、微生物的分解和土壤固定,相当于一点一点不停地给植物喂肥。因此,肥料利用率能达到70%左右,近根使用最高能达到80%以上。
控释肥实际上是一种24小时都在释放的养分,释放快慢取决于温度,白天温度高释放快,晚上温度低释放慢,而植物也是白天温度高的时候光合作用强。有些专家说,控释肥的养分释放曲线和植物需求吻合,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想法,实际上至多也是近似曲线。
控释肥的释放曲线有三种,一种是High release(抛物线的前一半),即前期快速释放,这种膜通常厚度较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