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植物生理(2)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4:23:24
为什么说暗期长度对短日植物成花比日照长度更为重要?

短日植物要求达到一定时长的暗期长能成花,暗期短于这个时长成花就会受影响,短日植物日照短点成花不受影响,当然日照太短了也是不行还要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能量的,日照一般是指白天,暗期一般是黑夜,黑夜+白天=24小时,日照加长,暗期就要求缩短达不到要求了,成花就受影响,所以
暗期长度对短日植物成花比日照长度更为重要

生殖生长分化对短日作物来说,需要暗期诱导

因为短日植物严格的讲是长夜植物,对它影响最大的是暗期长度。

在自然条件下,昼夜变化总是在24 h的周期内交替出现,与临界日长相对应的还有临界暗期(critical dark period)。Hamner和Benner(1938)以短日植物苍耳为材料,发现在24 h的光暗周期中,只有当暗期长度超过8.5 h时,苍耳才能开花。通过改变暗期后发现,若以4h光期和8h暗期处理时,苍耳不能开花;当以16 h光期和23 h暗期处理后,苍耳却能开花。表明在光暗周期中,只有当暗期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才引起短日植物的成花反应。以临界日长为13~14 h的短日植物大豆(比洛克西品种)为材料时,如果将光期长度固定为16 h或4 h,在4~20 h范围内改变暗期长度,观察到只有当暗期长度超过10 h以上时才能开花。由此可见,暗期长度比日照长度对植物开花更为重要。
所谓临界暗期,是指在昼夜周期中长日植物能够开花的最长暗期长度或短日植物能够开花的最短暗期长度。从这一点来看,短日植物实际上就是长夜植物(long night plant),而长日植物实际上是短夜植物(short night plant),特别是对于短日植物而言,其开花主要是受暗期长度的控制,而不是受日照长度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