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最后取到真经的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2:37:35
我知道是西天
具体在印度的什么地方

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这个地方是那烂陀寺,有关的解释如下:
  1、那烂陀寺简介:

  那烂陀,梵名Na^landa^ 。又作那兰陀寺、阿兰陀寺。意译施无厌寺。全称那烂陀僧伽蓝(梵Na^landa^ -sam!gha^ra^ma )。为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之大寺院,其地即今拉查基尔(Rajgir)北方约十一公里处之巴达加欧( Baragaon)。五世纪初,笈多王朝之帝日王(梵S/akra^ditya )为北印度曷罗社槃社比丘(梵Ra^javam!s/a )建立本寺,历代屡加扩建,遂成为古印度规模宏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学府。 大唐西域记卷九详载那烂陀寺建寺之由来及沿革,谓其地原为庵摩罗园,佛陀曾于此说法三月,彼入灭后未久,帝日王即于此处创建伽蓝。寺名之由来有二说,一说伽蓝之南庵摩罗林有池,池中有龙,名那烂陀,故取为寺名;一说如来往昔修菩萨行时,为大国王,建都此地,乐好布施,德号施无厌,故伽蓝亦以名之。同书并举出附近有如来三月说法之精舍、发爪塔、雀离浮图、观自在菩萨之立像及精舍等灵迹。
  2、和唐僧取经有关的解释如下:
  公元627年的一天,一位僧人悄悄离开了当时唐朝的首都长安,发出“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的誓愿,不畏路途遥远,克服艰难险阻,前往西天取回“真经”。这位僧人就是当时著名的高僧玄奘,也就是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形。那烂陀寺(Nalanda Temple)便是玄奘西天取经的终极目的地。它的另一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就是《西游记》中所描写的西天大雷音寺。
位于印度古城王舍城(Rajagaha)外约10多公里处的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最大、最壮观的佛教高等学府。收藏着浩瀚的大乘、小乘佛教经典以及婆罗门教最古老的经典和天文、地理、医药、数学、音韵等书籍。
据考证,那烂陀寺应建于5世纪左右,先后有六位印度国王参与了建寺工程,最鼎盛时期曾达到占地方圆48里的规模,常住僧侣4000人左右,加上各国来的僧客,有上万人在此居住。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描绘该寺为:“宝台星列,琼楼岳崎,观束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墉,交日月于轩檐,羯尼花树,晖焕其间,庵没罗林,森疏其处……印度伽蓝数乃千万,壮丽崇高,此为其极。”
据载,中国著名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