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发现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0:36:13
古人不吃盐之前是怎么生活的?

传说,人间有了火,人才慢慢吃起熟食,可还是少滋没味,人身上照样长着毛。天皇、地皇和人皇商量好,就去找玉皇大帝,求他给人间弄点咸物件儿。

玉皇大帝对人皇说:“你到王母娘娘的牡丹园里去,那儿有种神土,叫酿土。这种土见水就往大里长,土里头苦辣酸甜咸统有。要是弄到人间,土壮庄稼长,人吃了它身上的毛准能退光。”

人皇到了牡丹园,跟王母娘娘要了一大块酿土。王母娘娘又给了他五位神仙,要他们帮着人皇把这块土运回去。

怎么往回运里?从水上走近。他们就用树枝子编了一个大筏子,又找来一个大磨子,把它搬到木筏上,连人带土统上了木筏。人皇带着他们一边走一边磨那块酿土,有一天,刮起了大风,越刮越大,一个浪头打来,把木筏打了个底朝天,酿土和磨子落到了海里。说也奇怪,那盘磨到了海底,还是一个劲儿地磨,磨出来的酿土全化在水里,海水就成了咸的。海岸两边的百姓都吃海水,时间一长,身上的毛就没了。

那儿的人们发现海水落潮后,留下一层白乎乎的物件,拿起来用舌头舔舔,是咸的。人们就往家里拿,等做饭的时候放上些,比较适口。人们给这白物件起名叫盐。

后来,盐越传越远,天下人统吃了这物件,人身上的毛都没了。

海里出盐,人喜欢吃盐,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当古代先民处于“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的蒙味时代,尚不知何为咸味,亦不知盐为何物.
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对这种古礼也作了记载:“大食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者矣。”
典籍的这些记载,都可视为古代先民原本不知盐、不识盐的佐证。因而可以推论,古代先民确实曾经历过一个不知食用盐的漫长历史时期。

古代先民经过无数次随机性地品尝海水、咸湖水、盐岩、盐土等,尝到了咸味的香美,并将自然生成的盐添加到食物中去,发现有些食物带有咸味比本味要香,经过尝试以后,就逐渐用盐作调味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大自然的恩赐所得到的自然生成的盐,开始摸索从海水、盐湖水、盐岩、盐土中制取。地球上盐的储量最多的是海水。中国关于食盐制作的最早的记载是关于海盐制作的记载。古籍记载,炎帝(一说即神农氏)时的诸侯宿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