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主宗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20:30:14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仪,做学问也不牢固。君子要以忠诚守信为根本,不交品德学识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错不怕改正。

这里孔老师在讲对君子的几点要求。我们回头看一下,学而篇大部是讲所谓“君子”的。估计是论语编者对孔子的话做了分类。这一段对君子提了五点要求:自重、忠诚、守信、交有学问的朋友、知错必改。

第一是自重,人必自重其身,而后能共成才。昔孔子三岁时父户亡,经常受到族人的歧视。而孔子不甘沉沦,发奋读书,读易时(当时都是竹简)由于经常翻阅,次数太多,十分结实的牛皮绳都断了好几次,孔子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成为名人的。

还有个乐羊子妻的故事。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如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羊子有这样的妻子,真是学者之福了。孔子和羊子的经历,充分说明,做人要自重,方可成大才。

第二是忠诚。拿到现在,我想是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忠诚,对组织的忠诚。这里说的是一身正气,为国家人民利益为重。

第三是诚信,诚信也是获取别人尊重,取信于人的根本。

第四是,为了个人发展,要结交德操、学识超过自己的朋友,这样可以使自己日有所长,不断进步。也就是说,“交友需胜已,似我不如无”。俗话说,你是什么样的人,看你交的朋友就知道了。如果看到你周围都是一些德高识厚的朋友,那你,自然也非凡人了。呵呵。

第五,知错必改。世人皆看重自己,能抹下面子向别人认错的,还是比较少的啊。这一点,战国时廉颇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古人云,闻过则喜。能做到这点的,真可谓“君子”之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