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空气中氯含量为多高时对人体开始危害较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16:47:18

职业标准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中国MAC 1 mg/m^3; 美国ACGIH TLV-STEL 2.9 mg/m3 (1 ppm); TLV-TWA 1.5 mg/m3 (0.5 ppm)

氯气吸入后,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导致相应的病变,部分氯气又可由呼吸道呼出。人体对氯的嗅阈为0.06mg/m^3; 90mg/m^3,可致剧咳; 120~180mg/m^3, 30~60min可引起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 300mg/m^3时,可造成致命损害; 3000mg/m^3时,危及生命; 高达30000mg/m^3时,一般滤过性防毒面具也无保护作用。

氯气由电解食盐水溶液制得,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体,液化后为黄绿色透明液体。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3.2kg/m3,比空气重2.5倍,不易扩散。溶于水,本身不燃烧,但能助燃。氯气被人体吸入后,主要损害上呼吸道及支气管的黏膜,低浓度时只刺激眼和上呼吸道,高浓度时伤害全呼吸道,引起水肺肿。当空气中氯含量达到120-180mg/m3时,30-60分钟便使人中毒;当氯含量达到3000mg/m3,导致人死亡。

消毒方法:氯气泄漏是化工厂中常易发生的事故,大量氯气泄漏后,除用通风法驱走现场染毒空气外,在浓度较高时可用大量喷雾水或少量氨水向氯气云团喷射,用氨水对氯气消毒要比单用水为好。

氯气具有毒性,每升大气中含有2.5毫克的氯气时,即可在几分钟内使人死亡。
危险性类别:第2.3类 有毒(液化)气体(高度危害(Ⅱ级)最高允许浓度1.0—<10mg/m3;中度危害(Ⅲ级)

危险性:
不燃,但遇可燃物会燃烧、爆炸。
侵入途径:吸入、眼睛及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严重刺激皮肤、眼睛、黏膜;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引起喉肌痉挛,黏膜肿胀,恶心、呕吐、焦虑和急性呼吸道疾病、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支气管炎、肺水肿、肺炎;甚至因喉肌痉挛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