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以“骑在水牛背上,”为开头的儿童诗歌《啊!童年》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10:31:19
需要全篇内容

牧童诗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
  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算尽不如君。
  牧童词
  【年代】唐
  【作者】张籍
  【体裁】乐府
  远牧牛,
  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
  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
  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
  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
  官司家截尔头上角!”
  【诗词注释】
  【注释】:
  这首民歌体的政治讽刺诗,是用一个牧童的口吻写的。
  因为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所以把它远远地放入陂中。沿河的陂岸,泉甘草美,真是个放牧的好地方;放到这儿来的牛可多着哩!牛自由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又何尝不想到山坡上和别的放牛娃去玩一会儿;可是讨厌的鸟儿,在天空盘旋。它们饿了,老是要飞到牛背上去啄虮虱。怎能丢下不管呢?牛性是好斗的,特别是牧童放的这头小白牛更淘气,它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这鸣声该不会是寻找触角的对象的信号吧?真叫人担心,一刻也不能离开它。此时,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那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一面监视着这正在吃草的牛,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了下面两句警告的话。这话里是有个典故的。
  原来,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这一横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牧童们谁都知道。“官家截尔头上角”,是这牧童挥鞭时随口说出来的。这话对无知的牛来说,当然无异“弹琴”,可是在牧童却认为是有效的恐吓。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
  唐朝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不停。官府借口军需而抢夺、宰杀民间耕牛,是极常见的事。和张籍同时的诗人元稹在《乐府古题·田家词》里就有所反映:“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车驾车食牛肉。”连肉都被吃光,那头上两只角截下熬角脂,自然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