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有绕口令吗?绕口令的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09:42:39

有 我们高二就学过

1当然有
2“绕口令起源”

绕口令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

据《玄怪录》载:唐睿宗文明(年号)年间(公元684年),竟陵郡吏刘讽某夜行至夷陵郡(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入一空馆,见翘翘、紫绥、蔡家娘子等七女郎揖让班坐,设酒行令。一女郎为“明府”,一女郎为“录事”。先是明府女郎举觞酹酒,致祝词:嗣后翘翘录事独下一筹,罚蔡家娘子。蔡家娘子持杯受罚,口答谐语。嗣后又一女郎起立,宣急口令,规定行令时须传翠簪,翠簪一过,未完令者即受罚。令曰:“鸾老头脑好,好头脑鸾老。”令至紫绥女郎处,紫绥吃讷,但称“鸾老鸾老”。众女郎皆失笑,说:“昔贺若弼弄长孙鸾侍郎,以其年老口吃,又无发,故造此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