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后,延伸几个问题,精彩回答加200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5:28:06
我生病了不太爱吃药,有点小病爱刮痧拨火罐之类的方法。近日身上感觉疼痛,刮了下痧。想请教专业医生几个问题1:中医的寒、热、气等名词仿佛是比较抽象的东西,看不到摸不著,(这是反驳中医的人观点,不像西医的细菌之类那么直观)我想请问,寒、热咋个理解?2:接上一个问题,虽然寒湿等名词看不到摸不著,但是我发现刮痧后,如果身体比较正常或者不太严重的话,身上的淤青很浅,但如果寒湿很重的话,印子就非常的深。我想请问这是否是寒、湿比较直观的体现?为什么会这样?
麻烦各位不要复制通篇大文,请针对问题简练一点,我还会补充问题。

“寒”和“热”是指疾病的性质,或者说两种不同的状态:
寒证主要表现为:体温低、畏寒、口不渴、小便清长、便稀溏,脉迟缓或沉细无力,四肢冰冷、喜热饮、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色淡或青苔白。属阴、虚证等。
热证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温暖,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欲饮,喜欢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面色红,舌色红苔黄,脉数或脉洪有力。凡是有咽干口燥,大便秘结、小便赤黄,舌质红苔黄、脉数等症候的,都属于热证。属阳、实证。
刮痧、拨火罐均属于中医的治疗方法,既经济又有效,在防病、保健、养生方面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通过刺激相应的部位(即穴位),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中医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称为八纲辨证,刮痧、拨火罐都有其适应症,推拿按摩、针炙、中草药等,刮痧、拨火罐适应于实证、表证、热证、里症,象慢性病身体比较虚的就少用。痧及拨罐后皮肤颜色反应机体的状态,用西医的说法就是血液循环(血管、脏器功能)的情况,通过中医的手段的直接反应出来。但如果有器质性病变时,就必须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作为保健中医的理论非常深奥。如寒极生热,热极生风、寒湿困脾等,都是中医动态在观察病情中总结出的来的。另外推荐《百家讲坛》曲黎敏讲的黄帝内经,对养生很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