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反复推敲《题李凝幽居》中的诗句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4:19:46

鸟宿池边树, 僧敲(推)月下门。
这就是推敲的由来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①。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云根:古人说,石是云之根。

赏析
赏析
【赏析】

园子已经荒芜,唯一的一条小路,也长满了青草,可以见出主人公对世事是何等的不萦于心,在这里居住,当然是“幽居”了。次联是千古名句。据说,有一天,贾岛骑在驴子上,忽然想出这一联,自以为得意,然作“推”作“敲”,颇费踌躇,于是在驴背上苦苦思虑,还不断用手作推敲之势。这时,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走了过来,贾岛忘了回避,一头撞上去,被押至韩愈面前。韩愈得知情由后,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代他思索,最后认为“作敲字佳矣”。为什么敲比推好呢?因为李凝是幽隐之士,与外界绝少交游,作者(也就是诗中的“僧”)深知其为人,一定在家,所以带有自信,径直敲门。另外,既是夜间,怎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呢?想必是敲门声惊起了宿鸟,引起噪动。如果用“推”字,这一句也就无根了。韩愈不愧是一位鉴赏力非常高明的作家,他与贾岛的诗风虽不相同,但提出的意见却是内行之言。第三联写天明归去所见之景,续足题面上的“幽”字。末联作后约之言,所谓“不负言”,应该是省略了二人夜谈的内容,因此,显得余意不尽。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这就是推敲的由来)

鸟宿池边树, 僧敲(推)月下门。

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
鸟宿池边树, 僧敲(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敲”原来没有改的时候用的是“推”,作者反复琢磨用哪一个字好,最后采纳了韩愈的意见用“敲”。

原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改后的句子: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