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70年代,德日俄美四国是怎样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国内市场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2:09:30

都是先出现问题,再解决,解决后也不积极预防

在当时各国都是把国内的失业问题转嫁给他国...而争着把产品打入他国...比如日本就是最明显的...日本汽车和电子产品在70年代打入美国...到80年代在美国建立的优势...但美国不同...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要求美元作为国际支付工具...美国必须大量输出美元以供世界使用...如何办到???就是靠美国大量的贸易逆差...貌似是1969年吧...美国第一次从顺差到逆差...然后逆差一直在扩大...而美国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一条不同的道路...即虚拟资本之路...华尔街模式就是指美国这种实体经济高度发达后...在实体经济基础上进行高附加值的金融投机和建立庞大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今年上半年美国虚拟经济产值是实体经济产值(貌似是以GDP算)的67倍...也就是说如果实体经济崩溃...虚拟经济的债务简单算美国要60多年才能还清...而且这个趋势还在发展...可以看到...华尔街模式是不需要太大的实体商品经济市场作为基础的...相反的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信用资本...那么结合德日两国当时经济起飞的事实(以实体商品经济为主)...这种经济模式正需要大量的产品倾销市场...那么美国正好可以作为这个市场...而赚的外汇则被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以保证美元的流通性...以及保证美元在世界范围内的通用信用...而后看到80年代末...美国新自由主义要求了贸易自由...以及国家对经济市场的消极监管...这样造成了金融投机的泛滥和监管不力...日本在90年代的房产泡沫破灭很大程度上也是死于金融投机...这种金融泡沫的确让人民手中有很多钱(无论是虚拟资金还是实在的钱...例如次级房产贷款和抵押的转手拍卖可以让买房者瞬间有了资金)可以使用...那么人民的消费欲望就高涨...德日商品也就不用愁没有市场了...

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解决了...全球化就是全世界生产商品...美国生产美元...然后进行商品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