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3:49:59

目前,有媒体报道说不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其实,据观察,现在大学生主要都集中在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是在这些地方过剩,因为每年源源不断的大学生考进这些城市,而就业就会每年增长有限。但中国经济活跃的沿海二线城市和内地省会城市大学生还不是太集中,而中国最需要大学生的基层和乡村,中国经济未来新的增长点,还缺乏很多的大学生,或者说还是一个空白。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无论考公务员、当“村官”、做企业家和出国留学,都是很好的选择,没必要厚此薄彼。我个人认为,在选择时最关键的有两条:一是是否适合自己,二是符不符合中国和国际化大趋势。只要能把握这两点,无论选择作哪一项,都能使自己以及社会价值最大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的基础工程。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低年级段的教育。目前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集体,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与之形成的就是不良的习惯。例如:在校表现出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懒于改正错漏作业,甚至拖拉作业的习惯,对班集体漠不关心,自私自利。这就为学生在校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目标。因此应该得到真正张扬和提升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意识,但并不是要让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新课程计划也提出这样的要求:“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质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现阶段的学生出现了一系列不利于学习的“症状”,对这种种不良的习惯,需要的不是口号式的说教,而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与之相匹配的教育实践。同时,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存在,制约着学校文明教育的推进,也制约着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只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聪明智慧的头脑、高尚道德情操的未来公民,才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创造精神。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有助于今后发展的学习习惯。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
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

现在大学最新版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里面有详细的讲解!
理论可以改变人,只是你可能感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