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财务如何控制采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5:45:47
我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但现在存在如下问题:
1.公司有些需要外加工的零部件,经常需要采购人员(就一个人)将仓库的材料出库之后到外面的小企业进行加工(如打孔、改变形状、镀漆镀膜等),因为需要加工的零部件量不大,所以那些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不愿意加工如此小量的零部件, 所以只能找那些不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小企业或小作坊,然后再把这些小零部件综合到一起,改个名字到一些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公司供应商企业帮忙开增殖税采购抵扣发票,给他们一些费用!
存在的问题是这些加工的小企业小作坊开不了发票,有的连收据都没有,于是就只有采购人员自己写的材料收料单子,上面有加工费价格和数量,所以老板总觉得采购人员的加工费(定价)过于随意,不知道是高了还是低了,如果采购人员定高价让小企业小作坊开张收据谁也不知道,该怎么控制呢?怎么财务控制呢?

2.还有仓库管理做账方面的:有些东西需要公司内部车间加工(改变形状),加工完了之后再入库,入库之后再到公司内部车间加工(如打孔),再入库,然后再外面加工(如镀锌),然后再回来入库,这之间的名字入库怎么做,加工费怎么做?这样如何有效管理仓库?
3.还有些东西外加工,比如说平垫,外加工镀锌, 出库的时候是按数量计算的(比如说100个出库),在外面加工时加工费是按找斤两来算得(比如说一公斤20元),所以回来入库的时候也是按照斤两入库的,如果按照数量,就会发现数量有时候不对(比如说只有98个,另外2个没有找不到,原因是平垫东西太小,镀锌的池子总会漏掉几个,这个损失怎么入账,怎么在仓库上反映和管理的),这样如何有效管理仓库?

1.采购监管。建立审批制度,由老板或老板指定人员负责审批。规范采购单(注:不是收料单),进行三家比价作业。规范供应商,尽可能固定选择两三家加工厂。采购人员定期记录配件加工的历史价格(这一点很重要),每月编总一张,发至财务部或其他部门归档备案。
  2,当领用材料时,成会会按照成本价格记入“生产成本”,相应“原材料”减少;当加工一半入库时按照成本价格记入“半成品”,相应“生产成本”减少;如果再外包加工,按照成本和加工记入“委托加工商品”,相应“半成品”减少;当收回外包产品入库,按“委托加工商品”全部金额转入“库存商品”。加工费当然是进成本的啦!这就是成本会计的简易流程。
  3,外包加工的产品,无论是否按斤两计算加工费,只要你公司是按个数或件数来销售的,则把总加工费除以收回的产品个数,计算分摊到每一个产品中的加工成本。月末核算成本时,也是依照产品的件数来分摊。当然,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合理损耗,属于正常。如果原本100件产品,因合理损耗剩下98件,则分摊到这剩下的98件产品当中。记入“库存商品”的成本。
  另外,库管人员不是成本会计,因此按理无法了解产品单位成本,只知产品的进出数量,因此,按流水账记录出入存,即可。剩下的由成本会计来处理。每家厂都会规定合理的损耗范围,当产品是在仓库中正常管理情况下的损坏,则填个报废单,审批一下

  1.采购监管。建立审批制度,由老板或老板指定人员负责审批。规范采购单(注:不是收料单),进行三家比价作业。规范供应商,尽可能固定选择两三家加工厂。采购人员定期记录配件加工的历史价格(这一点很重要),每月编总一张,发至财务部或其他部门归档备案。
  2,当领用材料时,成会会按照成本价格记入“生产成本”,相应“原材料”减少;当加工一半入库时按照成本价格记入“半成品”,相应“生产成本”减少;如果再外包加工,按照成本和加工记入“委托加工商品”,相应“半成品”减少;当收回外包产品入库,按“委托加工商品”全部金额转入“库存商品”。加工费当然是进成本的啦!这就是成本会计的简易流程。
  3,外包加工的产品,无论是否按斤两计算加工费,只要你公司是按个数或件数来销售的,则把总加工费除以收回的产品个数,计算分摊到每一个产品中的加工成本。月末核算成本时,也是依照产品的件数来分摊。当然,在生产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