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哭闹应该怎么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0:58:36
如题,宝宝为何要哭闹啊?

1. 不要因为孩子小而随意忽略孩子的感受。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要因为孩子小而随意忽略孩子的感受以及她们的想法。孩子在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因为年龄小,语言能力还没有完全达到,所思所想与口头表达完全一致的水平;所以当出现孩子与爸爸妈妈有不同意见,特别是爸爸妈妈不赞同孩子意见的时候,孩子往往会着急不知道该如何表述,再加上爸爸妈妈单方面意见强硬,孩子无法或无机会表述自己的观点,而直接用哭闹的形式来表示反抗。
2. 告诉孩子,出现不同意见时,正确的做法。
从女儿在2岁左右出现上述情况开始,我们就开始引导她,轻声地告诉她:“别着急,光是哭也没有用,光是哭,别人也不知道你的意见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如果别人不同意你的意见,你就要想办法说服别人,或者是说清楚你的理由。”
3. 放慢生活节奏,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孩子。
生活中更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觉得“时间来不及了”,我们觉得“这样不方便”,我们觉得“这一点都不好”,我们觉得“没有必要这样”,而不由自主地将我们的心情和想法强加给了孩子,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爸爸妈妈们必须要放慢节奏,即要放慢说话的节奏,还要放慢生活的节奏,学会耐心地倾听孩子;让孩子感到她还有机会,还有表达的机会,还有争取的机会,还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她才会更加自信而从容地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当孩子说的有道理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应该尊重孩子,而不因为是大人就将自己的思想和做法强加于孩子。
4. 反复引导,鼓励孩子说明理由,强化讲道理争取机会的意识。
当然爸爸妈妈们也不可能指望,引导教育一次,孩子就能学会;孩子需要反复尝试,需要爸爸妈妈经常反复引导,给机会,给时间,孩子才能学会慢慢体会运用。
经常鼓励孩子说明理由,孩子有过一二次这样成功的经验后,就会更加强化孩子的意识:有不同意见,要说明理由!哭闹不起作用。当以后在生活,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中出现相同情形时,孩子才知道应当如何正确应对。
5. 鼓励孩子说明理由,亲子关系更融洽。
今天我们学会尊重孩子,明天孩子就会尊重他人。反过来,尊重孩子,也让孩子更加信任爸爸妈妈,孩子也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遵守规则,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