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7:30:47
高中历史问题,尽量贴近高中教材!在线等,请快点!高分

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展开,解放军60万硬吞了国民党军80万。这在战争史上是个奇迹。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最艰苦的一次战役。
淮海战役,汇集了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邓小平统摄全局,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谢富治等我党优秀将帅都参与了进来,可以说是群英荟萃。
胜利的原因:
1.人民群众的支持。
2.我党军士气高涨、敌军士气低落。
3.我解放军指战员的优秀指挥。
意义:
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识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原因:1,中国共产党深得民心。2,人民的大力支持,并给与的巨大帮助。3,国民党违背民意发动内战造成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意义:1,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2,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3,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识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4,淮海战役的大获全胜使得北部大部分获得解放,进一步鼓舞了全国人民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5天。此役,人民解放军共消灭国民党军刘峙集团主力和白崇禧集团一个兵团,计有1个"剿总"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部、1个绥靖区司令部、22个军、56个师(含1个骑兵旅),其中包括蒋介石"五大主力"的第5军、第18军,共55万余人。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基本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蒋介石在战略上已很难组织有效的防御。
胜利的原因:1.人民群众的支持。2.我党军士气高涨、敌军士气低落。3.我解放军指战员的优秀指挥。
意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