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r.EXE - 应用程序错误: "0x023df0fa"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4:43:02
我把文件的窗口打开再关闭的时候就会,弹出应用程序: Explorer.EXE - 应用程序错误: "0x023df0fa" 指令引用的 "0x00000000" 内存。该内存不能为 "written"。有时窗口一关闭,进程里的EXPLORER.EXE这程序就不见,桌面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在进程里新建exeplorer.exe程序,桌面上图标才会出现,这是怎么回事啊,谁是高手来帮帮小弟,小弟感激不尽

哈哈有着么详细的错误代码怎么不去微软官方主页上去差一下阿。会得到比较满意的答复的。

有很多的情况 你可以起看看是不是中间有什么程序运行错误了!

你的DLL有问题了,
用for %1 in (%windir%\system32\*.dll) do regsvr32.exe /s %1试试(CMD中)耐心等一会儿就OK了

这种情况偶尔出现,没什么关系,不用管他。点击‘取消’就可以了。
经常出现就危险了,弄不好就得重装系统了。
该内存不能read written常见原因
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人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错误信息:“0X????????指令引用的0x00000000内存,该内存不能written”、read,然后应用程序被关闭。如果去请教一些“高手”,得到的回答往往是“Windows就是这样不稳定”之类的义愤和不屑。其实,这个错误并不一定是Windows不稳定造成的。本文就来简单分析这种错误的常见原因。

一、应用程序没有检查内存分配失败
程序需要一块内存用以保存数据时,就需要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函数”来申请,如果内存分配成功,函数就会将所新开辟的内存区地址返回给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这个地址使用这块内存。这就是“动态内存分配”,内存地址也就是编程中的“指针”。
内存不是永远都招之即来、用之不尽的,有时候内存分配也会失败。当分配失败时系统函数会返回一个0值,这时返回值“0”已不表示新启用的指针,而是系统向应用程序发出的一个通知,告知出现了错误。作为应用程序,在每一次申请内存后都应该检查返回值欠裎?,如果是,则意味着出现了故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挽救,这就增强了程序的“健壮性”。
若应用程序没有检查这个错误,它就会按照“思维惯性”认为这个值是给它分配的可用指针,继续在之后的运行中使用这块内存。真正的0地址内存区保存的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中断描述符表”,绝对不允许应用程序使用。在没有保护机制的操作系统下(如DOS),写数据到这个地址会导致立即死机,而在健壮的操作系统中,如Windows等,这个操作会马上被系统的保护机制捕获,其结果就是由操作系统强行关闭出错的应用程序,以防止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