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高射炮的命中率能有多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2:49:54

二战初期,高射炮靠目视瞄准,大口径的主要靠爆炸碎片,小口径的主要靠射速,这时的命中率很低,命中率只有2%甚至更低.
随着飞机速度和体积的提高,二战中后期炮射雷达的成熟,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命中率达到了4%左右,美舰队后期的命中率可达到6%以上(部分和日飞行员素质低有关),而陆地上德高射炮的命中率稍低,主要是由于英美的电子干扰能力很强,影响了雷达的性能,且英美重型轰炸机基本都是四发动机,生命力顽强,命中后并未击落,造成统计上的误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洋上航行的商船常常遭到轰炸机的袭击,许多商船都先后在船上架设了高射炮。但是,商船在海上摇晃得比较厉害,用高射炮射击天上的飞机是很难命中的。战争结束后,研究人员发现,从整个战争期间架设过高射炮的商船的统计资料看,击落敌机的命中率只有4%。

一个高炮营,打几个小时,也不一定能击落敌机,主要是吓唬

很多时候都是0~起得是一种掩护作用
估计也得十万发分之一~

如果用的是定点高度的高炮弹,命中的几率很高的,但是击落的几率很低。
以前有很多飞机是要俯冲投弹的,高炮的作用就是编织火力网,所以二战中有很多飞机是高炮打伤的。现在主要就是用来打打低空飞行的飞行器,如直升机啦。在海湾战争中,埃及就曾经用高炮打下过低空飞行的导弹。

苏联的数据是三万发高射炮弹差不多能打下一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