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里奇手法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3:03:50

在影片中充斥了无哩头的英式对白和匪夷所思的巧合,酷炫镜头、快速剪接和英式摇滚,这些招数就被称为盖里奇手法。

区别在于蒙太奇是正常的剪贴组合,而盖里奇则是匪夷所思的剪贴组合

盖里奇的本土嫁接
相当一部分欧美黑帮片的粉丝一眼就看出了“石头”手法的出处,于是就有明白人在网上抨击“石头”是抄袭之作,其实宁浩在DVD的导演访谈里早就明白讲“石头”是借鉴了盖里奇的手法。盖里奇号称是“英国的昆丁”,这位电影放映员出身、靠拍MTV起家的英伦痞子只拍了两部片子(《两杆大烟枪》、《偷抢拐骗》)就卓然成家,他的片子里充斥了无哩头的英式对白和匪夷所思的巧合,酷炫镜头、快速剪接和英式摇滚是他惯用的招数。同样是MTV起家的宁浩“在经过多次试验后”最终选择了盖里奇手法并且坦然承认,相比于那些名声在外的大牌们四处偷师却藏着掖着,应该说这是中国新生代导演心态的转折。
在本土化移植方面,宁浩选择了几个重要元素进行切入——城市、方言、背景音乐、人物设计。首先是城市,宁浩自己也提到,重庆这个城市既有浓郁的本土文化氛围,又因为自身的转型气质为故事的张力提供了可能,所以我们既看到了过江索道又看到了满街的拆字,脾气暴躁的对白也印证了重庆人的火爆性格。不得不提的是语言设计,除了四川话,导演还让保定话、东北话、香港普通话、青岛话、天津话轮番上场。道哥那一句“我的事业还在上升期”很有周星驰的民俗风格,而麦克半生不熟的“顶你个肺”也被网友频繁使用。最出彩的要数青岛演员黄渤的“本色演出”,他在剧中说的是最正宗的青岛方言,那一句“牌子!班尼路!”已经成为名言,而他和老包的几次遭遇中因为对方听不懂青岛话而重新用“普通话”翻译一遍的设计也令人喷饭。
人物设计体现了主创的用心,老包利用小便红外原理的小聪明,给“棒棒”们开完会的洋洋自得,动不动就抽出皮带打人的三宝,喜欢穿花衬衫充大佬的道哥,在墙上喷“拆”字的四眼,全副高科技但是处处受制的麦克,靠“虚情假意”的艺术来“勾女”的谢小盟等等。群众演员同样出色,比如那群认为老包在“文明执法”的棒棒,还有那两位永远嗑着瓜子看着短信的旅馆服务员,每一个人透射出来的都是浓郁的本土气质和令人信服的表现,在这样的氛围中,再离奇的情节也会被提前认同。
盖里奇习惯在自己的电影中使用有冲击力的摇滚,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