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物理——能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5:14:51
能级到底是怎么定义的呢?
我认为它不仅仅限于原子中,如一维的无限深势井中也出现了能级的概念
是否可以认为是粒子能量一系列的离散值呢?
且说明下能量与N的关系~
仅仅是随N增大,能量增大这样吗?可能减小吗?
谢谢学物理的兄弟姐妹们帮个忙~谢谢
还有更好的解释吗?谢谢咯……

量子力学计算出来的能量有可能不连续 是离散的 这些能量值就称为能级

能量与能级量子数n的关系取决于具体情况 常见的是线性函数 也有平方关系的 也有系数为负的平方反比关系的 只要满足特定条件的定态薛定谔方程的解就都可以是这个关系 所以这是没有答案的一个问题

我见过的所有习题确实n大E就大 没见过减小的 也许有特殊情况 谁知道呢 反正没听说过

补充: re:微观上粒子的能量就是一系列离散的值
不对 量子力学书一般会在第一章解释这个问题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限深势阱里的能量>0的粒子 这些粒子的能量值是连续的 表现为连续光谱 能量稍小些的是很多分立的值

由波尔的理论发展而来的现代量子物理学认为原子的可能状态是不连续的,因此各状态对应能量也是不连续的。这些能量值就是能级。
能级高中知识
①基态
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的定态称为基态.
②激发态
原子吸收能量后从基态跃迁到较高能级,电子在较远的轨道上运动的定态称为激发态.
③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的 激发态时,可能辐射出的光谱线条数为:
N=n(n-1)/2
辐射出的光的频率由hν=E初-E终 决定.

按照物理学中氢原子的量子理论,氢原子的一个基本模型是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绕质子运动的具有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体系。为了获得较清晰的物理图像,我们考虑半经典的量子理论。该理论认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只能处在一系列特定的轨道上,在某一特定的轨道上对应于某一特定的能量状态。这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值就是能级。在正常状态下,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这一定态称为基态,此时原子处于最低能级。原子吸收能量后,电子由离核最近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远的轨道运动,即从基态跃迁到较高能级,电子在较远的轨道上运动的定态称为激发态。氢原子有一个基态,有许多个激发态。

微观上粒子的能量就是一系列离散的值